关于凉山彝族来源问题

  • 2006-05-26 13:33:33   来源:   评论:0 点击:
  • 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三百余万人,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一百多万聚居于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自...

    彝族是我国西南历史悠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共三百余万人,分布于滇、川、黔、桂四省区。其中一百多万聚居于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自称“诺苏”,讲彝语北部方言,直到解放以前,其社会发展还处于奴隶制度阶段。
    关于彝族族源和凉山彝族来源的问题,至今还无一致意见。①对凉山彝族来源问题的探讨,将有助于整个彝族族源问题的解决,今略述管见,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远古以来大小凉山地区即有人类栖息繁衍,但这种人与现今该地各族的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研究。②西汉以后人们在这里的活动即多见于记载,《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中有夜郎、靡莫、滇、邛都、雋、昆明、徙、榨都、冉■等众
    ①  见1978年1月26日《光明日报》《昆明举行凉山彝族奴隶制问题讨论会》报道。
    ②  建国以来在凉山、西昌地区相继发现新石器。邻近这一带的汉源县有旧石器时代遗址。
多部落。这些部落,邛都在今西昌,■都在今汉源,为现今彝族聚居区域。西汉初,邛、祚都一带出现了“土地平原有稻田”的农业兴旺景象,并已进入阶级社会。①“蜀人司马相如亦言西夷邛、祚可置郡,使相如以中郎将往喻”。于是“皆如南夷,为置一都尉,十余县,属蜀”。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就以邛都置越雋郡、搾都为沈犁郡,将该地直接纳入汉朝的统治。②《史记》所载的邛、榨是什么族属?我认为其中无疑有一部分是古代的氐羌人。因《后汉书.西羌传》即说秦献公时古羌人一支由赐支河曲南下,“或为牦牛种,越雋羌是也”。由于汉武帝时以邛都置越雋郡,故以地名部,称这一带的羌人为越雋羌,而他们实系羌人中的牦牛部。
    古代的氐羌人是一大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经济条件差异与地理分隔等原因,已形成为今日藏缅语系藏彝语族中的各族。③现着重讨论与凉山彝族有关的牦牛羌部。《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云:“(沈黎郡)至天汉四年,并蜀为西部,置两都尉,一居旄(牦)牛,主徼外夷,一居青衣,主汉民。”又《水经.江水注》亦云:“沈黎郡,汉武帝元鼎六年以蜀郡西部榨都置,理旄牛道,天汉四年置都尉,主外羌,在邛崃山表,白蜀西度邛、■,其道至险。”纪昀案云:  “榨都即旄牛县,亦曰旄牛道。……故城在今雅州府青溪县南部。”青溪县即今汉源县,汉曾于此置沈黎郡,其地旧为■都,亦即旄牛羌
    ①  参见《史记.西南夷列传》、《史记.司马相如传》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②  参见《史记.西南夷列传》、《史记.司马相如传》及《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
    ③  参见拙作:《关于羌族古代史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1963年第5期。
部的中心。
    旄牛羌的中心虽然在沈黎郡,但其中部分在汉时已迁入越雋郡内,并形成一定声势。《三国志.蜀志.张嶷传》说:“苏祁邑君冬逢……嶷诛逢,逢妻,旄牛王女……汉嘉郡界旄牛夷种类四千余户,其率为狼路,欲为姑婿冬逢报怨。”按苏祁,唐代亦在该地置同名县,位于今西昌县北的礼州。①可知旄牛羌部已成今西昌一带一支力量,故其时以此著名的羌部为代表而泛指越雋郡一带的诸羌部落。
    越雋、沈黎一带的这支羌人部落,即被称为越雋羌或旄牛羌,同时又被称为叟人。比如《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说:“永平元年……后(越雋)太守巴郡张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在郡十七年,卒,夷人爱慕,如丧父母。苏祁叟二百余人,赍牛羊送丧。”又如《华阳国志。蜀志》说:“邛人初有七部,后为七部营军,又有四部斯叟。”这是说邛都地区,除了有邛人七部而外,还有四部称为斯叟的叟人。
    关于这一带叟人的分布,史籍有着详细记载。叟人的东境已达越雋郡与犍为郡交界处的小凉山一带。据《三国志。蜀志。张嶷传》云:“越雋郡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上县,上郡八百余里,其郡徒有名而已。”又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建兴三年春,(诸葛)亮南征,自安上由水路入越雋,(叟帅)高定元自旄牛、定榨、卑水多为垒守,亮欲俟定元军众集合并讨之。”知安上当在小凉山区域的今屏山县新市镇(石角营)一带,由此往西即大凉山,已为叟人的聚居区。这一情况从高定元据守卑水亦可为证。《华
    ①  据嘉庆《四川通志.舆地.古迹》引《大明一统志》所考。
阳国志.蜀志》云:“卑水县,去郡三百里,水流通马湖。”考马湖又名龙马湖,在今雷波县黄琅区,当时马湖县,其后马湖路、府皆从此得名。①自此以上的金沙江,故亦称马湖江。②知上述水流通马湖,句下脱落一“江”字。以今地位度量,卑水去郡(西昌)三百里,又有水通马湖江,则其地当今昭觉附近。清宣统二年昭觉设治筑城时曾于其地掘出汉代墓葬及五铢钱。③建国以来在昭觉附近发现不少汉墓,最近我们又在四开区附近发现东汉军屯遗址。④这更可证明此说不误。叟帅高定元于卑水聚众以抗蜀军,知这一带当时已有大量叟人。
    南北朝时,南中大姓霍氏、爨氏的势力及于越雋一带。如霍承嗣曾为“越雋太守”及“南夷校尉”,爨龙颜父曾为晋宁、越雋等“八郡监军”,其本人为“镇蛮校尉”,封“邛都县侯”。⑤此所谓夷、蛮,主要指越雋以至南中一带的叟人。有如上述,汉晋时越雋地区,包括今大小凉山一带。主要居民系氐羌人即叟人。当然这并不排斥这一带还有其他民族的存在。比如当时就有一些濮人在此活动。《华阳国志.蜀志》在会无县(今会理县)条云:“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穴多有碧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1975年以来,在西昌地区的冕宁、西昌、德昌、米易以及凉山州的越西、喜德等县发
    ①  见明嘉靖《马湖府志》卷一及清光绪《雷波厅志》卷1。
    ②  《水经.若水注》云:  “绳水迳越■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马湖江也。”
    ③  参见《昭觉县志稿》卷1。
    ④  建国以来在昭觉境内不断发现汉墓。1976年8月凉山州考古训练班在该县城北公社清理了两座汉墓。1977年6月凉山地区考古队在该县四开区清理了几座汉墓并试掘了一个汉代军事屯垦的城堡遗址,资料尚未发表。
    ⑤  参见《云南省昭通后街子东晋壁画墓清理简报》,  《文物》1963年第12期;阮福:《滇南金石录》载《爨龙颜碑》。
掘一种大石墓。①墓葬时代约在战国西汉期间。由于彝族历来盛行火葬,故这不是彝族的墓葬。据今当地彝族传说,称此种墓为“濮苏乌伍”人所居,并说彝族先民迁来时曾与此种人有过交往,后来这种人才迁往他处。这种大石墓很可能是古代濮人的一种墓葬。由此传说亦可证明彝族的先民氐羌人或叟人,至迟在西汉时即已活动在这块土地上。[凉山人网---★★★★★ 凉山人的网站 ★★★★★][---分页---]
    唐代以魏晋时的越雋郡改置雋州,其主要居民称“乌蛮”。他们与汉晋越雋地区的氐羌人有何关系?这必须分别情况加以讨论。
    唐代雋州地区,为乌蛮的勿邓、两林、丰琶三个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所居。②《新唐书.两爨蛮传》说:“勿邓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蛮也,五姓乌蛮也。又有初裹五姓,皆乌蛮也,居邛部、台登之间,妇人衣黑缯,其长曳地。又有钦蛮二姓,皆白蛮也,居北谷,妇人衣白缯,长不过膝。又有粟蛮二姓,雷蛮三姓,梦蛮三姓,散居黎、雋、戎数州之鄙,皆隶勿邓。勿邓南七十里,有两林部落,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隶焉。 
其南有丰琶部落,阿诺二姓隶焉。两林地虽狭,而诸部推为长,号都大鬼主。勿邓、丰琶、两林皆谓之
    ①  《考古》1976年5期:《西昌坝河堡子大石墓发掘简报》;《考古》1978年2期:《西昌堡河堡子大石墓第二次发掘简报》《西昌河西大石墓群》《四川凉山喜德拉克公社大石墓》、童恩正:《四川西南地区大石墓族属试探》等文。
    ②  勿邓为乌蛮七部之一,其下辖有乌、白蛮;两林、丰琶据其有“鬼主”的习俗,亦应为乌蛮部落。
东蛮。”
    雋州诸部中以勿邓最大,包括六个部落和二十一个“姓”。据《蛮书》卷一说,勿邓在“邛部东南三百五十里”。又据《新唐书.两爨蛮传》说:  “以勿邓大鬼主苴蒿兼邛部团练使,封长川郡公,及死,子苴骠离幼,以苴孟冲为大鬼主。”结合《新唐书》、《蛮书》等皆述邛部于勿邓之首,且勿邓大鬼主又兼邛部团练使,知勿邓部以邛部为中心。邛部在今越西和甘洛县一带,解放以前这里还有彝族土司一一邛部宣抚司存在。但何以《蛮书》卷1又说“邛部东南三百五十里至勿邓部落?”这是由于后来梦蛮首领苴孟冲曾为勿邓大鬼主,所谓邛部以下三百五十里,正是指梦蛮三姓部落的所在。其次是两林部落,在勿邓南七十里,即今西昌县一带,仅辖三个部落和九个“姓”,其地虽狭,但勿邓、丰琶仍推为盟主,号“都大鬼主”。再次是丰琶部落,在两林南二百里,当今会理及盐源县一带,其下仅有二个“姓”,是个较小的部落。这里反映出一个矛盾,即勿邓虽地广势盛,但却不能为盟主,尚需推地狭势弱的两林为“都大鬼主”。我以为这必须从雋州诸部与此地历史渊源中求得解决。
    首先,考察勿邓部落来历。据《新唐书。两爨蛮传》说:“一日阿芋路,居曲州、靖州故地;二曰阿猛;三曰夔山;四曰暴蛮,五曰卢鹿,二部落分保竹子岭;六曰磨弥敛;七曰勿邓。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髮髻,妇人被发,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无拜跪之节,其语四译五译乃与中国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可知勿邓与其余乌蛮六部地望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类,族属相同,关系至好密切。又据《蛮书》所言,以上七部除勿邓在雋州外,其余皆在今滇东黔西乌蒙山区一带。①由此可推知勿邓系从乌蒙山区迁去的。正因此,在史籍中才出现对勿邓的两种分类。就族属而言勿邓与乌蒙山区乌蛮六部相同,故统称为“东爨乌蛮”。但就地域而言,勿邓又与两林、丰琶雋州乌蛮错居,位于南诏与“两爨蛮”的东北,故又统称为“东蛮”。②在勿邓部中首先是邛部六姓,据《元史.地理志》说邛部州“在大渡河之南,越雋之东北,唐立邛部县,宋为邛都王地。州治乌弄城。昔么些蛮居之,后仲由蒙之裔夺其地”。知元时的邛部州与唐时邛部六姓或邛部县有关,其民当系唐邛部乌蛮之后。他们传说系仲由蒙(仲牟由)之后,与现今滇东、黔西、凉山、西昌大部分彝族传说源出仲牟由是一致的。③由此亦可证明勿邓与乌蒙山区乌蛮系同源。
    勿邓部何时进入雋州?我以为在唐初的可能性最大。虽然越雋郡于西晋初一度改属宁州,而南中大姓势力也及于该地,但勿邓部未必即大向北移,这从该部在唐中叶时尚非都大鬼主即可证知。由于徙入不久,地位尚未完全巩固。但时日推移到宋代,勿邓即取两林而代之,成为这一带的都大鬼主。《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即说:“开宝二年六月,邛部川蛮(按:勿邓部)都鬼主阿伏与山后两林蛮王子勿儿,遣人以状白黎州,
    ①  据《蛮书.云南界内途程第一》所言乌蛮七部落的位置,除勿邓外,余皆在云南东北和贵州西北部。可参见方国瑜:《中国历代疆域图西南地区考释》第1册《东爨》。
    ②  据《蛮书》卷四言东蛮中尚有梦蛮,乃就地望而言。又据《蛮书》卷1,东蛮亦别于西蛮(么些),亦就地望而言。
    ③  史籍中关于彝族传说中的始祖有仲牟由、仲由蒙、独穆、居木吾、足木乌、独摩及却布居本等多种说法,皆系同词之音译。这一带彝族传说出自仲牟由,参见贵州毕节彝文翻译组:  《西南彝志》第1-19卷及四川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的《勒俄特依》。
期十月人献……诏许之。”
    勿邓部既是南中徙居雋州的“东爨乌蛮”,则此“东爨乌蛮”的族源,我以为亦系古代氐羌人南下到南中的一支,而与汉代滇东北的“靡莫之属”,以及滇池区域的叟人有密切关系。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言:“晋宁郡……武帝元封三年叟反,遣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郡治滇池上,号曰益州”。知滇池一带有叟人,而滇东的“劳浸”、“靡莫”与滇“同姓相扶”,亦当为叟人。这种人与“东爨乌蛮”是有族源关系的。
    其次,考察两林、丰琶的历史。与勿邓不同,两林与丰琶乃当地古老居民,即汉晋氐羌之后。他们与勿邓虽皆同出于南下的氐羌,但近源却非滇东的“靡莫之属”,而系安宁河流域‘‘邛都’’中的叟人,或“越雋羌”。考汉代越雋郡的中心为邛都,建至唐代雋州治所越雋城亦在汉晋邛都旧地,即今西昌县,这里一直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两林部落聚居在这一地区。当系汉晋邛都的叟人后裔。故“地虽狭,而诸部落推为长”,这实系该部在历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而决定的。至于丰琶部落,史籍更明言系当地原有居民。《蛮书》卷4说:“丰琶蛮本出雋州百姓,两林南二百里居焉。……心长向(唐)国。”何以“心长向国”?清卢文殆注:“以其本雋州百姓,故心长向中国也。”所言极是,这还可从其他史籍中得到证实。唐丰琶部落在今会理、盐源,元时曾于会理置阔州。《元史.地理志》云:“州治密纳甸,古无城邑,乌蒙所居,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此名为部号,后讹为阔,至三十七世孙■罗内附,至元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改州。”若每代平均以二十五年计,则科时当由至元初上溯九百二十五年,约当晋穆帝永和元年(345年),这显系汉晋的一支氐羌或叟人。他们在唐时是构成丰琶部落中的一支,其后裔到元代还存在。[凉山人网---★★★★★ 凉山人的网站 ★★★★★][---分页---]
    我们再从这三部落与唐朝的关系方面来考察,亦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唐时三部皆隶雋州都督府,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南诏地方政权攻陷雋州,三部又受制于吐蕃地方政权,乃至八世纪末,唐朝收复雋州,乃封三部首领皆为郡王。三部中的两林、丰琶,由最初请求附唐直至最后,这种关系未变,只是当唐雋州刺史喻士珍阴掠两林人口从事奴隶贩卖时,两林才在懿宗咸通年间一度叛唐。但这两部在助唐朝以抗击吐蕃、南诏方面则始终如一。①这是由于这两部本系当地部落,与唐朝关系密切所致。相反,勿邓部落则一贯成为南诏统治者进攻唐朝的先锋,韦皋就曾逼雋州总管苏隗,斩杀了依附吐蕃的勿邓大鬼主苴孟冲。②这实由于该部出自东爨乌蛮,除勿邓外另六部皆居南诏地方政权的境内,并与南诏统治集团有婚姻联系。当南诏统治者勾结吐蕃统治者反抗唐朝时,勿邓与南诏关系密切,故依其意志为向背。以上两种态度,实由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及族源上的不同根源所致。
    结合上述史料,并与今日凉山彝族的史籍和传说印证,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凉山彝族中的黑彝和一部分白彝,皆谓源出古侯、曲涅二系,并有彝文史籍和父子联名的谱牒以兹佐证。②凉山彝文《勒俄特依》(史诗)有关传说,皆谓他们的祖先系从滇东北的滋祖蒲吾(昭通)一带渡江而北的。该书说:“滋祖蒲吾这地方,神兵神将从此过,蒲合三兄弟,带兵百万赶神兵,赶到甘洛列劈去,杀死有数千,活捉有数百,三
    ①  参见《新唐书》之《南蛮传》和《韦皋传》。
    ②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调查综合报告(初稿)》的《家支》一章。
百匹跑马,只用一副笼头套来了。三弟结果在此亡,长子阿吐是古侯,次子阿格是曲涅。古侯称做侯,曲涅称做合,合与侯两家,因起争执两相敌。”①剥开传说中神话外衣,看出史诗反映的正是凉山彝族一部迁徙史。
凉山彝族先民的蒲合三支。由昭通一带北上凉上,最远到达大渡河边的甘洛一带。三支中除结米因故绝嗣外,其余两支之后分别由此迁向今凉山、西昌各地,并融合了当地原有的一些居民,形成今日的分布状况。②凉山传说古侯、曲涅二系的谱牒,长短不一,综合各说,古侯距今三十至六十三代,曲涅距今四十二代至七十四代。③据四川民族调查组反复调查,一般以此二系传至解放前夕,以四十余代为准。④今以五十代整数,每代以二十五年计,则可上溯一千二百五十年,约当唐初武后圣历二年(699年)。如此可推知古侯、曲涅二系迁入凉山则约当此时。这正与前所考证勿邓部落迁入凉山的时间大体一致。再者,勿邓部落中的邛部的后裔元代的邛部传说系仲牟由之后,而今日凉山古侯、曲涅二系彝族亦皆以仲牟由为他们洪水时代的英雄。⑤这也说明这两系彝民与唐时勿邓部落有着历史渊源。
    ①  见《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的《特俄特依》。
    ②  现今彝族中还保留着彝族先民与羿子、西番、仡佬、濮苏等人关系的传说。
    ③  凉山州人委:《关于凉山家谱的说明》谓,古侯63代,曲涅74代;马长寿:《凉山罗夷族谱》谓,古侯40代,曲涅47代;方壮猷:《凉山倮族系谱》谓,古侯30代,曲涅42代;《雷马屏峨记略》一书谓,古侯30代,曲涅42代,各说不一。
    ④  参见四川民族调查组:《凉山彝族自治州社会调查综合报告(初稿)》的《家支》一章。
    ⑤  参见《大凉山彝族民间长诗选》的《特俄特依》,又贵州毕节彝文翻译组:《洪水泛滥史》第10章云,从始祖希母遮到仲牟由迁徙了14次。
    自唐代以来,彝族先民从滇东北、黔西北逐渐徙人凉山的事迹,不断见于记载,而迁徙的道路亦不止一途,这些先后徙人的彝民逐渐融合,共同构成现今凉山彝族的先民。如《元史.地理志》于麻龙州云:“麻龙者,城名也,地名棹罗能。乌蛮蒙次次之裔,祖居■畔东川,后恐普迁苗卧龙,其孙阿麻内附。”可知麻龙的乌蛮祖居■畔。此■畔部《蜀中广记》于东川府所言:“古东川甸,乌蛮仲牟由之裔骂弹得之,改曰那札那夷,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郡,后乌蛮闯畔部始强,至元中改为阔畔部,后改为东川,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麻龙原属会理,今属米易县,仍名麻陇,为一彝族聚居区,可知这一带的彝族先民,系唐宋以后由滇东东川迁来的。此外,元代的会理州、姜州的乌蛮也是从东川的■畔部迁来的。①这两个州皆在今会理县境,至今还有许多彝族聚居于此,可见他们的先民与滇东乌蛮有关。
    彝族先民除自然迁徙外,南诏地方政权统治雋州后,还以武力强迫云南的一部分乌、白蛮迁到了这一带。如《元史.地理志》于建昌路云:“本古越雋地,唐初置中都督府,治越雋。懿宗时,蒙诏立城曰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又谓:“永昌州……治故归依城,即古会川也。唐天宝末没于南诏,置会川都督。至蒙氏改会同府,置五脸,徙张、王、李、赵、杨、周、高、段、何、苏、龚、尹二十姓于此。”南诏的移民雋州,
    ①  参见《元史.地理志》的会理州、姜州条。
是巩固他在这一带的统治。如前所言,雋州附近有两林部落。会川附近有丰琶部落,此二部与唐朝关系密切,故南诏从云南迁入他所能控制的一些乌蛮、白蛮、以抵消当地原有居民的力量。这种迁徙的结果,到了宋代形成今西昌以上以东爨乌蛮一支的勿邓部落为最强大,而在西昌以下至会理一带,则为受大理所支配的乌、白蛮所统治的情况。这些以武力强迫迁人的乌、白蛮,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和当地原有居民逐渐融合,共同构成现今彝族的先民。
    明末清初黔西、滇东的彝族还有两次向凉山的大迁徙。一次是黔西的水西部附明抗清,吴三桂以武力攻克水西,致使这里一部分彝族大举过江迁入凉山,解放后凉山的沙马土司就是那时从黔西迁来的。①另一次是鄂尔泰对滇东北、黔西北乌蒙、乌撒、茫部、东川诸部的改土归流,也造成一部分彝族大举进入凉山与当地彝民汇合。②当然小规模的自然迁徙就更多了。[凉山人网---★★★★★ 凉山人的网站 ★★★★★][---分页---]
    凉山地区不同来源的彝族先民互相融合的情况还可从马湖、黎溪两部的历史得到证实。按马湖部在凉山东部,今雷波、屏山、沐川诸县一带,其统治者安氏居此为时甚久。明嘉靖《马湖府志》卷三载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户部郎中刘忠为马湖土知府安鳌所撰《马寿观神像铭文》,引安氏谱牒说:“马湖府治泸水下游,守其土者历代建官虽殊,然皆安氏子孙,自汉武至今五十八世矣,衣缨之远未有若是其盛者。”考安鳌于孝
    ①  参见全国人大民委:《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社会调查》附二《关于土司的几点情况》等。
    ②  参见《东华录雍正朝》:鄂尔泰在雍正八年十月的奏文中说:“东川一路乌倮万数,半已渡江,江外则勾连凉山。”
宗弘治八年(1495年)被诛,若每代仍以二十五年计,五十八代当上溯一千四百五十年,约当汉光武建武二十一年(前45年),虽较安氏传说较迟,但为汉代无疑。有如前述,汉代越雋一带即有氐羌,三国时马湖一带即有叟人,知刘氏所引安氏谱牒必有依据。马湖部唐时为戎州羁縻地,宋时号马湖部,元至元间置马湖总管府,以土酋安氏袭总管,明洪武初改马湖府,安氏仍为土府。《土官底簿》卷下说:“知府安济,蛮夷长官司籍,罗罗人,洪武四年投诚授职。”安氏后裔直至清末仍袭雷波千万贯土巡检职。①可知安氏于此源远流长,并非唐时勿邓之后,而系古代氐羌一支南下的。
    再以黎溪而论。黎溪今仍旧名,其地在会理西南部,南诏曾徙白蛮于此。《元史。地理志》说:“黎溪州,蛮云黎驱。初,乌蛮与汉人杂处,乃南诏阁罗凤叛,徙白蛮守之。蒙氏终,罗罗逐去白蛮,段氏兴,令罗罗蛮乞夷据其地。”这种白蛮是否还有后裔呢?  《天下郡国利病书》卷68云:  “黎溪旧州,在(会川)卫南一百五十里,唐时阁罗凤徙白蛮戌此,即白夷也。”清嘉庆《四川通志.土司》亦云:“黎溪土千户所属夷人一种:白倮罗。”据调查,这种白蛮的后裔至今犹存,不过他们在黑彝罗婺家土司的统治下,早已成为彝族的一部分了,仅在习俗方面还残留着一些白蛮的风尚。②
    最后,还要探讨一下唐代当地乌蛮两林、丰琶等部的下落问题。唐代以来今凉山、西昌一带曾出现过较大的民族移动与
    ①  嘉庆《四川通志.武备.土司》未言安氏子孙官职,今据《清史稿.土司传.四川》考证。
    ②  参见赵卫邦:《西康会理的■人》,载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10卷(1951年)。
自然融合的现象。比如唐代两林是盟主为“都大鬼主”,而到了宋代其地位已为勿邓所取代。迄至元初,两林、丰琶即不见于记载,兴盛起来的是勿邓的后裔,并以仲牟由为始祖的罗罗或乌蛮,即今凉山彝族的直系先民。可知当地原有乌蛮与东爨乌蛮的勿邓逐渐融合了。这种融合虽不见于记载,但从某些史料中可窥一斑。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说:宋代的“山后两林蛮及邛部川,皆云南之部落耳”。此中说勿邓当中的邛部是云南部落是可以的,因为其先系从云南迁来,但说两林则不确,因系当地的部落。这种误称实由于邛部强大后,排挤了两林,致使后人不查,以勿邓的历史来概括两林了。勿邓的直接后裔古侯、曲涅二系的势力,迄至解放以前还在不断向四周扩展和迁徙,近百年来他们又大举迁到了今西昌地区各地、丽江地区的东北部以及甘孜州的九龙县等处。有如上述,可知唐初由云南徙来的东爨乌蛮中的勿邓部,逐渐融合了当地乌蛮两林、丰琶,以及其后徙人的一些乌、白蛮而发展演变形成了今日的凉山彝族。
    唐代两林、丰琶等部的另一下落,即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和当地汉族融合为一体了。
有如上述,早在汉晋时越雋一带即有一部汉民迁来居住。①唐宋时雋州一带的汉民增多。②汉族人民来到这里,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彝族人民一道从事生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20说,马湖地区胡盐七村“多沃壤,宜耕稼。……而比屋皆复瓦,如华(汉)人之居,饮食种艺多与(汉)同”。元明
    ①  本文所述在这一地区建国以来发现大量汉代汉族墓葬即是明证。
    ②  参见《宋会要辑稿.蕃夷》5之56。   
以后更有大量汉民迁来这里,仅明代在建昌置卫、所,官兵在此屯垦的即有五万八千余人。到了清嘉庆时,在建昌、越雋、会理一带,向土司、土目佃地耕种的汉佃即达四十二万人之众。①最初迁入的汉民主要居于安宁河流域及川滇大道的附近,而这些地方恰好正是唐宋时两林、丰琶的聚居地。现在这一带汉族的先民,曾融合了当地一些民族在内是无疑的。比如西昌地区南部在清代还有威龙、普济、昌州三个长官司。据《元史.地理志》说,威龙、普济两州是“罗罗”,昌州是“乌蛮”,均系元代授职的。他们居住的地方是唐宋两林、丰琶的旧地,可能与之有关。从明清的记载中还知道他们是彝族,但到了现代这些地方的彝族大多已融合于汉族了。②
    综上所述,现今凉山彝族的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氐羌南下过程中定居于该地的;另一部分是氐羌南下到达云南,唐代以后又逐渐北上该地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两支渊源相同的氐羌人逐渐融合演变并吸收了其他一些部落,发展成为现今的凉山彝族。
    ①  参见嘉庆《四川通志》卷62、卷65。
    ②  参见方国瑜:  《凉山彝族的来源、分布与迁徙》,载云南民族调查组编;《彝族调杳材料之二》,第18页。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