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奉献做活马湖景区“气眼”

  • 2007-06-09 21:26:16   来源:   评论:0 点击:
  •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群年逾六旬的老人凭着一顶草帽、一壶水的奉献精神在荒芜的金龟岛上种下了上千株的树苗;十年后,花木葳蕤的金龟岛成...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群年逾六旬的老人凭着一顶草帽、一壶水的奉献精神在荒芜的金龟岛上种下了上千株的树苗;十年后,花木葳蕤的金龟岛成了马湖风景区最吸引游客驻足的景点。这群老人全是雷波县海龙寺孟获殿开发协会的成员,他们——

十年奉献做活马湖景区“气眼”

雷波县委、政府精心打造的马湖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是越来越响。马湖每年以它纤尘不染的天生丽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睹她卓尔不凡的风姿。“没想到马湖竟是这么的美丽,我真想一生沉醉在她的怀里!明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干脆来雷波工作算了。”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含冰,5月14日到雷波黄琅作社会调查时,对马湖秀美风光叹服万分。

在马湖大海村做完社会调查,笔者领着含冰沿着307省道进入黄琅水乡古镇,在黄琅法庭楼下看见一群人正在欣赏马湖景点金龟岛的两张照片:

“那张照片应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的吧,怎么海岛上光秃秃的就只有那几棵泡桐树哟?”几个小青年看着那张泛黄的照片疑惑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你们再看现在拍的金龟岛这张照片,岛上这些树子,还不是海孟协会的那群老年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栽植的。要是没有他们当年的无私奉献哪里会有今天这漂亮的金龟岛哦。”镇上一位熟悉内情的何祥东说,马湖风景名胜区中,金龟岛就是一个"气眼",做活了它,也就盘活了整个景区。

那是怎样的一群老人早在十多年前就做出了这么多工作呢?

黄琅镇居委会的社区主任陈国安介绍,马湖海龙寺有400多年的历史,寺中孟获殿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的以供奉彝族英雄人物的寺庙,它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南征历史文脉的传承,是彝族历史文化的浓缩,更是彝汉民族和解、走向团结的历史见证。“海孟协会”在1993年成立之日起,工作的重点就放在保护文物,绿化美化金龟岛上,十年浩劫的冲刷使得金龟岛上除了几间年久失修无人看管的破房旧屋,再也找不出像样点的东西。为了无愧于后人,海孟协会的这群老人们豁出去了,修葺房屋,重塑孟获雕像无钱不行怎么办?募捐,上县城,赴州府四处化缘解决;手中没有资料,写信给远在北京的家乡人马大林,托人到《三国演义》拍摄剧组搞来孟获的相关资料;绿化金龟岛缺花少木怎么办?协会成员从自己家里掘来栽植上。

“当年中田乡的罗流源老人已是七十好几的老人了,为了绿化金龟岛,老人顶一草帽,背一壶水,揣点干粮把自己种在家中好些年的几十株好花好木,挖起来背着走几十里山路送到金龟岛上种上。当时海孟协会的会员谁没有为美化、绿化金龟岛出过力洒过汗啊!”中田乡的村民陈昌弟谈起这段往事,仍感叹不已。

提起雕塑像,修葺观音殿、玉皇楼,制乐器这些事情,海孟协会会员李本科等老人说,这些事本就应该做的,不值一提。“我们最做得最有价值的事,是搜集保护了有文物价值的13块残碑及搜集整理出与马湖相关的有史料参考价值的许多古文献。”

雷波县马湖旅游局副局长、黄琅工委书记罗忠信说,“海孟协会”从组建之日起发扬的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就是一顶草帽、一壶水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海孟协会”十余年来在马湖风景名胜区 “气眼”金龟岛上的绿化工作和保护文物方面是功不可没的。

海孟协会做活了马湖风景区的“气眼”。

晨曦中,注入了新鲜血液的海孟协会,迎着旭日已在急剧形成的马湖旅游开发潮中扬帆启航。(刘弟文)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