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分会场的舞蹈演员挑选工作正在进行中。 距离鸡年春节除夕夜还有49天,备...
创新机制 会理5招富民惠民
- 2007-09-30 12:38:02 来源: 评论:0 点击:
- 金色会理·富民篇 实现富民强县、全面小康的目标,实施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工程,会理坚持共赢、共建、共享、共生的理念,创新资源开...
金色会理·富民篇
实现富民强县、全面小康的目标,实施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工程,会理坚持“共赢、共建、共享、共生”的理念,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富民惠民,创新机制,会理使出5招:
第一招:
建立科学的资源配置机制
立足优化资源配置,资源利用最大化、要素集合最大化、开发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创新资源配置的形式,变资源优势为资本优势,夯实富民惠民的资金基础。
全县共拍卖出让探矿权15宗,收取出让价款1.6亿元,实现了政府资源收益的最大化。
今年以政府资源入股6%开发城河三级电站、大草坝、白李、红安等6个电站,装机达到5.82万千瓦。将通安区木古乡境内的蛇纹石以资源入股的方式与贵州森威公司合作开发,政府占10%的股份;将红旗、益门境内的霞石以资源入股的形式挂牌招商,政府占5-10%的股份。
逐步整合周边矿业企业,做到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新增工业增加值3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招:
建立科学的资源补偿机制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富民惠民的根本要求。
会理探索建立科学的资源补偿机制,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凡涉及企业征用、占用耕地、林地的,均实行合理规划、市场准入、依法取得、足额补偿、妥善安置、规费统征。全县150户矿山企业共补偿农户资金4000余万元,安置农户350户、1200人。共收取企业资源补偿费1500万元,水土保持费347万元,排污费120万元。
烟草行业投入资金1.02亿元,对烟水、烟路、烤房、防雹网络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全县40万亩基本烟田进行了水系、渠系、管网、田间道路等配套建设,烟农户均受益2.1万元,人均受益达到5548元。
2003年起烟叶特产税由县上全额征收全额返还烟农,年均5000万元左右。今年,除组织实施“10+5”惠民行动外,县本级投入资金8441.28万元,新增实施九项惠民行动。
新建希望小学10所,企业补助乡村学校建设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资金300万元,新建村卫生室20个,维修村卫生室30个,改善了群众的就医、就学条件。
企业注入资金7000余万元,新修矿区公路300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200公里,新建输水管渠150公里,极大地改善了周边4.5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周边群众用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三难”问题。
设立惠民统筹资金,累计投入以工哺农惠民资金2500万元。
第三招:
建立科学的利益连接机制
民生问题,利益为本,会理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建立科学的利益连接机制,让人民群众长期得到实惠。
绿水乡舞龙村村民入股2000万元,组建舞龙富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凉山矿业公司的尾矿回收铜、铁等金属,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创利税500余万元。
中厂乡毛菇坝村实行集体合作制,通过多元化投资,建立毛菇坝铁矿和毛菇坝村宾馆,参股落东铜矿等优势企业,现已拥有村级集体资产6000万元。
引入长江造林局等造林企业在县境内种植麻疯树和印楝,由农户以土地或荒山入股,企业出种苗、造林和管护经费,经济林成熟并有收益后,企业与农户实行分成,保证了农民的既得利益。
设立了县农村社会保险所,成立以来投保金额507.13万元。目前,领取养老金的有67人,共支付养老金8.32万元,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实行资源地优先用工制度,全县企业使用本地农民工1.5万人,人均年收入达到2万元。
第四招:
建立科学的生态平衡机制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会理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提高环境承载能力,拓展生存空间,改善居住和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富民惠民奠定坚实的生态基础。
坚持占一还一,占补平衡的原则。企业每征占用一亩耕地或林地都要相应造地或造林一亩以上,确保全县耕地、林地的总体平衡。全县整治国土733公倾,现有基本农田2.85万公倾。森林保有面积20.13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到42%。
坚持严格的复垦制度。对废弃采矿区及时恢复生态,有条件的及时将其恢复为耕地。
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累计完成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15.26万亩,退耕还林8.1万亩;建设农村沼气池3360口。
搞好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49个,关闭土法炼焦厂4户,GDP能耗下降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个百分点。
建立企业生态恢复基金,由企业每年按比例将基金缴存县环保局指定的账户,一旦企业关停,即启用该基金恢复资源占用地的生态环境。
第五招:
建立科学的产业惠民机制
富民强县,民生为本,改善民生,发展是关键。会理立足现有优势和发展潜能,大力实施产业惠民战略,做强富民惠民产业支撑。
立足特色资源,着力做强做大烤烟、石榴、畜牧业、生态农业四个10亿级特色产业,同时,扎实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产值规模100万元以上的村66个,400万元以上的村22个。
全力抓好铜镍、铅锌、钒钛铁、煤焦、生物质、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实施园区“1543”工程和工业企业“百十亿级”工程,力争2010年全县建成百亿级企业1户、十亿级以上企业6户、亿元级以上企业30户,工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
通过产业发展,着力打造烤烟、石榴、黑山羊三个全国第一,铜业、镍业、生物质产业三个全省第一。
机制一新天地宽。通过创新机制体制,促进了增长方式的转变,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攀升,连续三年获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类先进县称号,连续两届入选西部百强县。
2006年该县GDP完成52.27亿元、增长14.9%;财政收入完成4.99亿元,增长56.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64元,较2005年增加476元;人均GDP达到11854元,较2005年增加2351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达4508元,较2005年增加683元。
“(10+5)+9”惠民行动温暖民心
坚持民生为本、富民至上,会理将开展惠民行动作为建设和谐会理的重要抓手,在全力推进省上下达的十大惠民行动、州下达的五大惠民行动基础上,会理县委书记胡坤,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宁一又安排部署新增9项惠民行动:
(一)实施医保全覆盖行动。自筹资金760万元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覆盖全县37万农民,覆盖率达90%以上。
(二)会皎路建设行动。投入16800万元,扩建会皎公路13公里处至皎平渡公路64.38公里(其中:13公里处至通安镇为二级路面,通安镇至皎平渡为三级路面),打通又一条便捷出省通道。
(三)村村通广电行动。投资40万元,完成40个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四)扶贫解困行动。投入437万元,做好160户拆迁户回迁安置工作。完成三房改造104户、移动扶贫30户。
(五)通信建设行动。投资5400万元,在我县边远贫困乡建移动机站18个,解决32个边远贫困村通讯问题。提升力马河工业园区、黎洪、杨家坝等乡的综合通讯能力。
(六)环保垃圾处理行动。竣工投资1500万元的城市垃圾处理厂,集中销毁处理城区各医院、医疗废弃物。
(七)提高教育、医疗质量行动。设立教育奖励专项基金,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医务工作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八)资助生活困难知青、下放回城无业城镇居民及解体、集体企业社保超龄职工行动。县财政分步对返城知青、下放回城无业城镇居民及解体、集体企业社保超龄职工给予生活困难补助,覆盖2000余人。
(九)化解乡(镇)债务行动。财政预算1400万元,对乡(镇)“普九”和乡(镇)债务进行化解。
相关热词搜索:
- 上一篇:资助凉山娃娃 "摩驴行者"送去千套校服
- 下一篇:德阳网友大凉山爱心之旅昨日启程
延伸阅读:
- 会理县城改造开始大面积铺设青石板(2006-09-20)
- 开国元勋的后代重走长征路到会理(2006-09-20)
- 会理传奇风景“四岩”之四北岩淌米(2006-09-20)
- [攀会地震]攀枝花-会理地震直接经济损失44.6亿元(2008-10-13)
- 文物普查:四川会理县发现一处战国至西汉墓群(200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