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拖彝族妇女一生需经历的各种仪式
- 2007-03-16 22:40:13 来源: 评论:0 点击:
彝族历来具有尊重妇女和保护少女的道德观念,认为人间母亲最大。如一个家庭中建房、搬迁及其它择吉日,都以妇主生辰命宫和当年命宫来卦算,婚娶、子女算命等一切需卦算的都先算母亲生辰命宫,其次才算本人命宫。彝族妇女一生经历许多仪式,这些仪式包含着彝族人民对妇女的尊重和爱戴,也包含着彝族古老的传统文明。这里将布拖彝族妇女所经历的各种仪式作简要介绍。
出 生
妇女分娩时,避开男人,请邻居妇女前来接生。婴儿出生后,先做络荞饼和辣椒水吃,意为因辣椒水辣,各种瘟疫鬼神不敢纠缠婴儿。再杀红公鸡,杀鸡时要念“妖魔鬼神如是要来纠缠这孩子,就象这只公鸡一样死去”的咒语,用鸡毛抹去生产时流的血,意为血应招来鬼神,用鸡毛抹血,鬼神就怕鸡而不敢来。然后喊男人们进来杀猪或宰羊庆贺,除留一块猪前胛或一块羊腿送给婆家外,其余全部砍成砣砣煮,请邻居吃团圆饭,彝语称"呱里扎"。肉饭煮好后,按在场人户数全部分完,一家一份,各自拿回家,主人家也只领一份,无特殊待遇。第二天,所有分了"呱里扎"的邻居都拿一升炒麦或燕麦到主人家,主人家则做燕麦粥分给邻居吃,吃了"呱里扎"的人不吃这粥则不准出远门,不准趟河。
剪 头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请来一位多子多福的邻居妇女,将婴儿抱到屋檐下,为婴儿剪头,给婴儿做一件简单的衣裳,并给婴儿取名。
满 月
彝族婴儿满月,男为第29天,女为第30天。满月的这天,家中用一头小猪或一头羊做祈福仪式。如尚未满月时需做迷信,则用母亲的裙子将婴儿盖住,意为不满月的婴儿还不能在神灵面前算家庭成员。
换 裙
女孩三至五岁时,开始穿小白裙,九岁左右留长发。当女孩成年,来第一次月经时,就要换裙了。换裙仪式要在野外搭一象征形的小屋后,在那里举行,正如女儿出嫁,小屋就算象征形的婆家,请一位外姓家族有儿有女的妇女做假小房婆婆。姑娘的朋友们就将姑娘带到小屋,带上一套备好的新装,由小房婆婆给姑娘换装,白围裙换成黑围裙,意为白色布料沾上月经血较明显,黑色则不易看得出来。然后给姑娘梳头,将换裙前辫子朝后缠改为朝前缠。换装完毕,姑娘们就在那里唱歌、游戏,男人们是不能参加姑娘换裙仪式的。等夜幕降临,姑娘们回到家中,父母用一头猪或一只羊给姑娘单独做祈福仪式,此时男人们饮酒,姑娘们歌舞。还要送半边猪头或一块羊腿给小房婆婆。此后姑娘不再与家人合做毕摩。
定 婚
十七十八姑娘一朵花,这时谋人纷至沓来,父母对前来提亲的人家进行筛选、测算生辰八字后,与谋人定下身价,择吉日举行定婚仪式。这天,寨子的姑娘们在客人未到前就集在一起策划泼水事宜。泼水本意为洗洁婆家带来的彩礼,洗掉附在彩礼上的鬼神。当亲家的男人们到村口时,姑娘们按计划严阵以待,亲家勇敢的小伙子们披着擦尔瓦欲快速突破姑娘们的防线,却被姑娘们拦住,从上到下浇了一身水,对年长的客人,姑娘们只是泼水而不动手,最不能放过的当是媒人和准新郎。亲家小伙子们经过多次突破,才冲破姑娘们一道道防线,进屋时一个个成了落汤鸡,主人家一边请客人就座,一边骂姑娘们太调皮,不懂礼节,实际上心里头暗自高兴。客人则说没关系,定婚泼水是女人的强项,应该的。主人家递上烟,敬上酒,杀一头小猪做烧肉,用肉盆盛上烧肉和一杯酒,呈给客人,客人吃毕,将所带彩礼放在肉盘上,并倒上一杯酒递给主人,主人转身面向神龛将酒喝下,取出彩礼,另倒一杯酒给客人。然后背着客人请点彩礼。彩礼不能一次性给清,须留下一部分,意为缘份未尽。定婚这晚要杀大肥猪,寨子的人就带上酒前来庆祝。第二天吃完饭,主人家给客人一些礼,姑娘们在客人出门时又开始泼水。
接 新 娘
彝语叫“显木”。由男方家择好结婚吉日后,请媒人带上酒到女方家协商通过。接近出嫁日时,姑娘就看婆家的路程远近要节食三五天,只吃点鸡蛋等高蛋白食物,意为吃多了易解手,而送亲队伍全是男性,解手不方便,更不可能进了婆家屋还跑出去方便。结婚的头一天,男方家派两名青壮男子,带上一匹骏马,一头小猪,两百元钱,到女方家接新娘。骏马供新娘骑,小猪意为请新娘换妆,称“换耳坠线猪”,两百元钱作为新娘备新装费。这天晚上,寨子的姑娘们带上煮鸡蛋,集在一起,给前来接新娘的两位打泼水战。主人家杀猪宰羊招待客人。夜晚,姑娘们一起唱《阿莫里惹》,讲述姑娘出嫁前的幸福和出嫁后的遭遇,以及姑娘与亲朋好友的离别之情,唱毕便抱头痛哭,哭了又唱,直到通宵达旦。第二天早上,主人家杀客人带来的小猪,请一位有福气的妇人做假小房婆婆,由她给姑娘化妆,将辫子梳成披肩发,剪下旧瑚珊玛瑙珠线,换上新线,穿上新装,缠上丝头帕,盖起方巾头盖,再套上头绳(头绳,彝语称“俄子”,由布剪成约一寸长的五块方形,再用黑线或蓝线从中穿插起,每块布间隔一定距离)。一切准备就绪,两位接新娘的小伙子就要背新娘出寨子,其她姑娘就围着新娘用锅烟煤抹两个小伙子,意为不让其背走新娘。接新娘的人费九力二虎之力将新娘背到村口,让新娘骑上马,由送亲队伍护送。
送 亲
即姑娘出嫁时由娘家男性护送。送亲队伍一般由邻居一家去一个,其中有舅舅、叔伯、兄和弟、表兄和表弟,少则9人,多则一百来人,须为单数。送亲队伍在路上歇脚也须为单数。到了男方家村口,就停下等待男方家人来迎接。这时的迎接彝语称“日耳”,送亲队伍开始叼难主人家,提出至少由九样东西来迎亲,即烟、酒、钱、盐、海椒......。主人家派出能言善辩的人与之讨价还价后,才说服送亲队伍,由新娘的表兄或表弟将新娘背进男方家。到了家门槛时,送亲队伍与男方家抢新娘头上的绳头,男方家抢得则丢入房内,意为福星进家门,主人家兴旺;送亲队伍抢得则丢出门外,意为自己的福星不能进别人家门,但多数由新娘自己摘下挂在门槛上,意为不偏不正,各自一半。进屋后,主人家递烟敬酒,热情款待。饭后,主客边喝酒边赛“克政”、“里俄”及“坛嚷”。到了夜晚,主人家请来一位婆婆辈份的妇人,给新娘梳头,将披散的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上,并请新娘吃炒饭,新娘吃上一口,主客便开始争抢,谁先抢来吃,意为谁家兴旺。第二天饭后,主人家给送亲队伍每人一份礼钱,舅舅、叔叔、哥或弟要多得,每人至少二百元以上。在彝风中,有些新娘被留下来,有些随送亲队伍回娘家。
回 门
回门,彝语“啬有席”。新娘回门的这天,新郎家带上一条牛或两只羊到新娘家,意为慰劳双亲及邻居。新娘家的姑娘们又对前来的客人们泼水。新娘家还给新郎“一条裤子钱”,并给随行人员礼钱。
“唉 来 弓”
结婚后的一个月左右,婆家选好吉日,派人请新媳妇来家做毕摩,新媳妇由其哥或弟等一至三人护送到婆家。婆家请毕摩做祈禳,祈禳仪式由鸡及牲畜在家人周围转三圈,再在头顶上转九圈,然后逐一在家庭成员的头上点,并念祈福避邪语,新媳妇作为该家庭一新成员参加这一仪式,这样才能真正算这个家庭的一员。结婚时新郎新娘不同房,“唉啦弓”时新郎将作出行动。结婚后,男方家逢年过节时要给女方家父母拜年、拜节。
分 口 粮
女儿到婆家成家立业,有了子女后,父母就给她分粮食、牲畜以及钱物。一家要给女儿分口粮,则其亲戚朋友和邻居都要来帮忙筹集。
丧 葬
举办丧事费用由其子女共同分担,以宰杀一百条牛为荣。断气后,宰一条公牛或一只公羊作为陪同。做好抬尸架,抬尸架的横木用瓦板砍成,男性用九根,女性则用七根,然后将尸体向右侧曲脚平放于其上,出殡时身体向右侧倾斜,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意为这样好撵线。择好出殡的日期,派人请亲朋好友前来奔丧,并以其娘家的人作为上宾。夜晚举行“层格”仪式,“层格”由7-19名男人双臂互搭在肩上,领唱人站在正中间,手持铃子,有节奏地边摇边唱,他唱一句,其他人跟着唱一句。头几晚上由主人家唱《送魂经》,等亲戚朋友集中的那天,由娘家唱《送女经》,再按大小顺序由女婿家唱《亲家经》。亲家来时要鸣枪发炮,还要撒糖果、烟及钱币等,喝亲家的酒时由主人致悼词后,亲家依大小依次发表演说。出殡哪天,先派七名青壮年砍七背松树到指定的火葬地,两位烧尸的老人就从死者家里背两背干柴去,然后搭好柴火。出殡时,妇女走在前面哭泣,跟着就是两个打火把的人,然后就是四个人抬着尸体,后面男跟着人护送,时而大哄,时而鸣枪鸣炮。到了火葬地,尸体抬上柴架,火烧到衣服时,众人便返回。在一宽敞的地方围成圈,将肉分给前来参加丧葬的人吃。
招 魂
招魂,彝语称“撮何”。即死后数月或数年,请毕摩来招魂做灵。先由主人带一位多子多富的人到高山上找到笋多的一窝细竹,择其中最长的那根,接着朝竹枝抛撒敬酒,然后连根取回,交给毕摩。毕摩到火葬地,将竹枝绕七转(男性则绕九转),用蓝红线及羊毛麻线扎在竹枝上,在火葬地插树枝,栓鸡仔或猪仔诵经招魂,再将坟场刨开,将末烧尽的残骨装入白布口袋,埋于别处。姑娘们就在旁正如死者出殡时一样嚎啕大哭。招了魂就到家中,另插树枝,打羊子诵经,并将竹根上面的头一节割下,划成四片,抛于地下,竹片朝上的为女性,如是两三片朝上,则用朝上的几片重新抛,直到最后一片,然后将这竹片削至一寸长,视为死者之魂,女子上端平分(男子上端稍尖,正如男女发型),用白羊毛一撮,裹于竹片上,再用羊毛做的蓝线和红线以及麻线拴七圈(男性则绕九圈),为灵魂之衣。 再取高山上的细叶冬青树一枝,削成三、四寸长,粗如手指,下端斜形,上端剖开为灵屋,用羊毛线扎紧,供于锅庄上方墙壁上。
超 度
彝语叫“撮比”。即做白、做道场。先用一头阉羊作牺牲,请毕摩诵经,做取灵片仪式。然后在野外由竹簾和九棵青松树搭一个棚作为灵堂,毕摩座于其中,将灵片交给毕摩,重新招魂诵经,重做灵片,将夫妻二人灵片装入新灵棒。由其子女一家或数头大公羊做牺牲,诵一整天的经,最后将灵棒中的竹心及毛取出,将夫妻两人的灵片装进一个由白桦树做成的剖开成两片的木壳中,再用白布裹着,交给送灵的亲属,送到人迹罕至的高山,将灵牌送入家支指定放灵的岩洞中。
彝族认为,人的一生就从出生到超度才能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