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分会场的舞蹈演员挑选工作正在进行中。 距离鸡年春节除夕夜还有49天,备...
加大防雷知识宣传力度 降低雷电灾害损失
- 2009-03-21 23:45:17 来源: 评论:0 点击:
- 雷电灾害是越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我县人们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渐增多,雷...
雷电灾害是越西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我县人们生命财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逐渐增多,雷电天气也呈增多、增强的趋势。近年来,经过气象和安监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有效预防和减轻了雷电灾害,但据相关资料表明,雷击致死仍占到自然灾害死亡人口总数的14%左右。随着信息产业发展、能源需求增长、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雷击引起的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电力通信中断、计算机网络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正日益扩大。据有关部门估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电2000次,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万人,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超过1千人。
我县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属雷电高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79天,个别高山地区高达100天。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2008年间,越西县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高达55人,其他雷击事故125宗。
通过对大量雷电灾害事例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雷电灾害损失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社会公众防雷知识欠缺、防雷意识淡薄;二是不少防雷装置不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许多防雷设施形同虚设;三是防雷装置不完善,只有防直击雷设施,无防雷电感应和防雷击电磁脉冲辐射等设施,使得建筑物内安装的电子设备和家电很容易遭受雷电感应,造成损坏;四是部份电力线存在乱拉乱接、线路裸露过多,没有接地线等多种因素,给雷电袭击造成了可乘之机。
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实施办法》、《凉山彝族自治州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实施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了帮助人们对防雷知识有更多更进一步的了解,提高各部门、社会公众的防雷意识,切实做好雷电防护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气象部门和县内相关媒体密切协作,大力宣传防雷科普知识,为防御雷电灾害,降低人们生命财产损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特别感谢越西报社对防雷科普知识宣传工作的支持。
雷电的形成与危害形式
一、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二、雷电的危害形式
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白光的火球。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
3、雷电感应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4、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人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雷电灾害的新特点
当人类社会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后,雷灾出现的特点与以往有极大的不同,可以概括为:
(1)受灾面大大扩大,从电力、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点是与高新技术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国防、邮电通信、计算机、电子工业、石油化工、金融证券等;
(2)从二维空间入侵变为三维空间入侵。从闪电直击和过电压波沿线传输变为空间闪电的脉冲电磁场从三维空间入侵到任何角落,无空不入地造成灾害,因而防雷工程已从防直击雷、感应雷进入防雷电电磁脉冲。前面是指雷电的受灾行业面扩大了,这儿指雷电灾害的空间范围扩大了。
(3)雷灾的经济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了,它袭击的对象本身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并不太大,而由此产生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影响就难以估计。
(4)产生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关键性的特点是雷灾的主要对象已集中在微电子器件设备上。雷电的本身并没有变,而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变了。微电子技术的应用渗透到各种生产和生活领域,微电子器件极端灵敏这一特点很容易受到无孔不入的LEMP的作用,造成微电子设备的失控或者损坏。
为此,当今时代的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复杂性大大增加了,雷电的防御已从直击雷防护到系统防护,我们必须站到历史时代的新高度来认识和研究现代防雷技术,提高人类对雷灾防御的综合能力。
个人防雷击 “秘诀”与人体被雷击后如何救护
一、个人防雷击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锄头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二、人体被雷击后如何救护
当人体被雷击中后,往往会觉得遭雷击的人身上还有电,不敢抢救而延误了救援时间,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如果出现了因雷击昏倒而“假死”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如下的救护方法:
1.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如果能在4分钟内以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可能还来得及救活。
2.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人不要紧,应先抢救那些已无法发出声息的人。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分页---]
打雷时该往哪里躲
总的原则: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1.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发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2.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下,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千万不可躺下,这时虽然高度降低了,却增大了“跨步电压”的危险。水能导电,所以潮湿的物体并不绝缘。
3.不要在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因为这些地方会成为火花隙,电流从中通过时产生电弧可以伤人。但深邃的山洞很安全,应尽量往里面走。
4.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此外,炽热的电光使四周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波。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若在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5.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减少遭雷击的危险。不要用手撑地,这样会扩大身体与地面接触的范围,增加遭雷击的危险。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最易遭雷击。
6.空旷地带和山顶上的孤树和孤立草棚等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这时如在其中避雨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站在向两旁伸展很远的低枝下面。但是,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如果野外有片密林,一时又找不到其它避雷场所,那么也可以利用密林来避雷,因为密林各处遭受雷击的机会差不多。这时只要不站在树林边缘,最好选择林中空地,双脚合拢,与四周各树保持差不多的距离就行了。
7.雷电期间应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高塔、大吊车、开阔地的干草堆和帐蓬等,也不要到山顶或山梁等制高点去。不要靠近避雷设备的任何部分。铁路、延伸很长的金属栏杆和其他庞大的金属物体等也应回避。
8.如果你在江、河、湖泊或游泳池中游泳时,遇上雷雨则要赶快上岸离开。因为水面易遭雷击,况且在水中若受到雷击伤害,还增加溺水的危险。另外,尽可能不要呆在没有避雷设备的船只上,特别是高桅杆的木帆船。
9.如正在驾车,应留在车内。车壳是金属的,因屏蔽作用,就算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因此,车厢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但是雷电期间最好不要骑马、骑自行车、骑摩托车和开敝蓬拖拉机。
10.如在家中,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线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相隔几米为好。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是完全保险。
11.依古老的说法,雷电交加时应关上窗门,离开壁炉,其实这样做并无多大作用。关上窗门只宜应付球状闪电,但这种闪电极罕见,至今仍缺乏有关的可靠资料。普通闪电则不会从开了的窗户射进屋内。
农村如何防雷
近年来,越西县农村地区的雷击灾害损失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许多农村家庭都用上了电视机、电话机等家用电器,殊不知这些家用电器都是“引雷入室”的罪魁祸首。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农村的房屋多为农民自己修建的,在建设时由于没有相应的防雷避雷知识,其房屋根本没有任何雷电防护装置。其二,为增加电视节目的接收效果,农村的电视接收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上,一旦有雷暴产生,雷电极易与金属接收天线接闪,再由天线馈线引入室内,从而造成电视机及室内其他设施的损毁或人员的伤亡。其三,农村的电力线路、电话线路多是由较为空旷的电杆架空支撑引入的,雷暴在空旷的农田上闪击后会由这些架空电力线、电话线引入室内,造成室内设备损毁和人员伤亡。
由于越西县农村居住比较分散,采取防雷措施代价会高一些。首先,电视接收天线及离房屋和行人通道近而很高的树木等均是直接雷击的接受者。这就需要根据现场情况加装防直接雷击的避雷针或带。不然会在雷击时直接造成人身伤亡和家庭财产损失。目前,农村住户一般有电源线(一般都没有保护地线)、电话线、电视接收天线等,都会将雷电波直接导入室内。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建议广大农村群众及时加装防雷装置,若受经济条件限制,可分期完善。当还来不及安装防雷设备时,临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种植高大树木时应注意与房屋和行人通道保持一定距离。二是外出时拉下入户电源总闸(一般开关因为间僚太小遇雷击时可视为通路),拨掉电视接收天线,取掉电话进线插头。三是有人在家时,当确定雷雨将临之前完成上面第2条的过程,(若雷雨已经来临,千万不能去关闸、拨线)人应尽量与它们保持距离。四是雷雨时儿童有一种兴奋感,千万不能让他们在屋外去跑动。五是当你在野外正置雷雨时,不能靠近高(低)压线、电杆、旗杆、铁塔,更不能在大树下、山洞口、大石下或悬岩下躲避雷雨,而应即早到地势低洼处去,若处于空旷地带应就地蹲下。雷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坚持就是安全。
我县当前学校防雷现状及如何防雷
学校属人员密集区域。学校安全工作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事,搞好学校防雷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目前越西县内的中小学校通过双基建设,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我县地处偏远高寒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相对应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而防雷设施的投入在2000年以前几乎空白。近年来,由于我县加大了防雷工作力度,防雷工作逐渐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多数学校在新建房屋时已把防雷设施进行了同步建设,但也存在由于经费原因防雷设施建设不到位的现象。鉴于上述情况,越西县防雷中心近年来对学校防雷安全进行了调查,现就学校防雷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其整改意见综述如下:
一是2000年以前建设的房屋,因多种原因,绝大多数房屋防雷设施不到位,应经过实地勘测后进行补建和完善; 二是全县绝大多数学校升旗所用旗杆未进行地网建设,接地电阻严重超过国家规定,亟需补建;三是学校计算机机房除自筹资金建设的南城小学和气象部门投资建设的越西中学高中部、贝尔小学达标外,其它学校均不达标;四是双基建设的许多远程教育接收装置由县上统一建设了避雷针和简易防雷器,但多数地网接地电阻严重超过国家规定,亟需补建;五是学生防雷安全知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应结合学生自然知识的学习加强对防雷安全知识的普及。
学校应认真落实防雷装置定期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管理工作。各新建学校的选址、规划,必须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查,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后,方可建设;各防雷装置的使用单位,必须在雷雨季节前,向当地防雷技术服务机构提出申请,接受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学校各类建(构)筑物、计算机信息系统、网络教室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须每年检测一次。各学校的防雷工程设计必须报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取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许可文件,方可投入使用。学校应设立防范雷电灾害责任人,负责防雷安全工作,建立各项防雷减灾管理规章,落实防雷设施的定期检测,雷雨后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学校在新增加建设和新增加安装设备应用时对防雷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建设。应采用技术和质量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设备、器件、器材,避免使用非标准防雷产品和器件。雷灾发生时应及时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雷击。
越西县防雷中心每年对学校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不合格的,使用单位必须根据相关要求及时整改。对于暂无条件实施防雷工程整改的边远山区学校,要加强师生防雷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和雷击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教育,同时拆除防雷设施不完善的教室屋顶旗杆、天线等突出屋面的金属设施、金属防护栏杆,当雷暴来临时,学校教师还应立即组织学生远离窗户和墙体,最大限度地减少雷灾隐患。
怎样鉴别住房是否具有有效的防雷功能
今年越西老百姓自建房屋和商品房建设热火朝天,为此,本人写此小文提醒广大购房户在购买商品房时,关注防雷安全。自建房屋者应加装建筑物防雷装置,在新房建设中防雷设施在基础开挖时应同步考虑。人们看楼时,往往很注意看楼房的朝向、采光、通风等方面是否合意,忽略了这座楼房是否安全,是否具有防御雷电袭击的功能。近年来,我县因雷击引起的人们生命财产受损事件较多。在这里,越西县防雷中心提醒您,建筑物的雷电防护安全不能忽视,防雷保安全不能大意。对于建筑物的防雷功能,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查判断:
一是要有气象主管机构(越西县气象局)出具的防雷设施合格证书并附有的防雷专业部门(越西县防雷中心)出具的防雷设施检测报告。如果没有防雷设施检测合格证书,即该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没有经过专业防雷部门检测验收,是没有安全保障的。
二是检查您的住宅楼顶是否有安全的防雷设施,即避雷针或避雷带;检查配电箱是否有防雷接地端子,住宅内的电源插座部分是否有安全接地线,高层住宅的外墙大型金属门、窗等金属结构是否采取安全接地措施。如果不能判断住宅是否安全,可以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新一代住宅楼的配电房(箱)应安装电源避雷器,信息系统应安装信号避雷器。这对住宅居民的家用电器和人员安全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如果想购置美观又安全的楼房,在购买新居时一定要检查是否有防雷设施合格证,谨防上当受骗。
打雷时如何判断自身的安全
十五、打雷时如何判断自身的安全
据统计,遭受雷电袭击伤亡的大多数是在大树下避雨和在空旷环境活动的人。电闪雷鸣的时候,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安全呢?
闪电实际上是一种放电现象。之所以会打雷、闪电,是由于在云的底部和云与地面之间形成很强的电场,当达到或超过每米300-500千伏时,就产生放电现象,这就是闪电。通常对人造成伤害的是云地闪。闪电的过程很快,人们看到的闪电只是短暂的一闪,可是就在这一瞬间,就已经产生了几次或几十次的放电过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判断自身是处在远雷暴还是近雷暴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听到雷声,通过与看见闪电的间隔时间长短来判断所处位置与落雷的距离。因为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只不过光的传播速度快,为30万公里每秒,而雷声的传播速度只有340米每秒,比光速慢得多。
如果看见闪电后在1秒钟,也就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听见雷声,说明雷击位置就在附近300米处;如果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的时间间隔5秒钟,就表示雷击发生在约1.6公里外的位置。
若当时处在空旷地方应立即双脚并拢、身体下蹲或就近到建筑物内躲避,但不能进入低矮亭子、草棚等没有防雷设施的地方。通常遭雷击的人是听不见雷声的,据雷击生还者说,当时耳边只有“滋滋”的撕烂布似的声音。
雷电对人类进步的贡献
人们认识雷电,首先想到的是它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雷电现象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心理。但是,你可能还不知道,雷电对人类进步的贡献也是功不可没的。
首先,在生命起源的过程中,雷电起到了重要作用。洪荒时期的地球周围,存在着由火山喷发出的大量气体---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这些气体在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的作用和强烈的雷击下,产生了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元件”---氨基酸,从而使具有自我复制和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终于慢慢地产生了。
第二,雷电给人类带来了火。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由于雷击引起森林起火,启发了我们的祖先学会用火,因森林起火被烧死的动物躯体,比生吞活剥的动物吃起来有滋有味,使远古人类习惯了吃熟食。富有营养的火烧食品的长期食用,促进了人体肌肉和大脑的发育,使人类在进化旅途中跨进了一大步。
第三,雷电能净化环境。雷电发生时,强烈的电化学、光化学作用,会使空气中的部分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因此,一场雷电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少量臭氧,加之雷雨时,空气又得到了“清洗”,使人会感到格外的清新舒适。
第四,雷电在农业上的隐形功劳则更大。雷电会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化合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雨水溶解落地后便成为农田必须的天然氮肥。有人估算,每年因雷电生成的氮肥约4亿吨。在常有雷电发生的地区作物生长茂盛,就是雷电制肥的证明。科学家还发现,雷电还可引起高空和地面间的电压。这个电压越大,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本领就越强。有人曾观察对比,雷电后1-2天内,植物的生长和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如果在作物的生长期内有5-6次雷电发生,作物的成熟期将提前一周左右。
还有,地球上每天会有800万次雷电。一次闪电,云和大地间的电压可达1亿伏,电流强度可达10万安培,闪电的长度可达1万米,电火花直径也有十几厘米,闪电的功率可达100亿千瓦,是我国葛洲坝水电站发电功率的几千倍。目前人们还未想出利用雷电造福人类的方法,但是,雷电的确是一种强大的能源。
研究发现,“雷雨疗法”效果好。每场雷雨过后,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在雷电的作用下,离解出带负电的负氧离子。研究人员还作过测算,雷雨过后,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氧离子数目可达一万多个(而晴日里的闹市区,负氧离子数目只有几十个)。实践表明,被称作"空气的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所以医学家模拟雷雨的神奇作用,把负氧离子引进了病房。结果发现,当室内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与正离子的比例控制在9:1的时候,对气喘、烧伤、溃疡以及其它外伤的治疗有促进作用;可使室内细菌减少,有预防新生儿感染的作用;同时,对过敏性鼻炎、萎缩胃炎、神经性皮炎、关节痛等病症也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 越西县安监、气象局联合开展防雷安全执法专项检查(2009-03-21)